事實上,“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”,這看似“充足”的理由早已受到眾多教育專家的駁斥。很多令人痛心、發(fā)人深省的現(xiàn)象,如有的孩子因為對所謂的“興趣班”不感興趣而裝病逃學,有的孩子因為不愿練鋼琴而自殘手指……一再警示家長:不要再以愛的名義摧殘孩子純真而寶貴的童年了。
學齡前兒童正是天真爛漫、無憂無慮、享受快樂童年的時候,但很多孩子卻不堪忍受學習的重負,被迫學會了欺騙和偽裝。很多家長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心切,忽視了兒童生理、心理成長的規(guī)律,或拔苗助長,或強行灌輸,讓孩子過早地承擔起并不一定適合他們的重擔。豈不知孩子的成長有規(guī)律可循,如此心急只會適得其反。此外,有些家長根本就沒有認識到童年本身所具有的獨特價值。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長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的道理,那就是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跨越、不可替代、不可再生的,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價值,童年亦然。許多大人在回憶自己美好童年的同時,經常苛責年幼的孩子完成超越年齡階段的事情,讓幼小的心靈“往事不堪回首”。這其實是一種具有分裂性質的雙重價值標準,往往會造成孩子童年價值和美好童年記憶的缺失,為日后生活缺乏幸福感埋下隱患。
而一些興趣班、補習班因為利益的驅動,巧立名目,引導家長抱著試試看和“多學一點是一點”的態(tài)度,把孩子送去“上班”,久而久之,漸成氣候。殊不知,最好的興趣培養(yǎng)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玩樂中完成的,許多不合格的興趣班不但不能培養(yǎng)孩子良好的興趣愛好,反而會危害兒童的身心健康和長遠發(fā)展。
我們不反對適合孩子個性特征和成長規(guī)律的興趣培養(yǎng),也不反對自然而然融學習于日常生活和游戲玩樂之中,但前提是要尊重兒童的成長規(guī)律,尊重童年本身具有的獨特價值。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兒童,才能真正促進兒童健康發(fā)展,幫助兒童快樂成長。
- 上一篇:孩子們最喜歡的六種媽媽[ 07-29 ]
- 下一篇:構建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環(huán)境[ 08-25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