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微光聚愛,璀璨星河。為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,傳播教育正能量,致敬時光中的好老師,陽新一中推出“尋訪身邊的好老師”系列展示。本期推出是陽新一中語文老師——石川水老師。
記憶中有一則寓言:一塊巨石從山中運到城里,在工匠的千錘萬鑿下主體部分成了“英雄雕像”,其余部分成了碎石鋪成了大路。一個供人景仰,高高在上;一個為人踩踏,低于塵埃。于是,雕像為碎石不值,冷嘲熱諷;于是,碎石不語,默默奉獻。經(jīng)年累月,英雄雕像千瘡百孔而風化,被一陣風吹倒亦淪為碎石。年少時讀這個故事,感悟是:人無高低貴賤,只是所站位置不同,分工不同而已。及長再讀這個故事,感悟是:高貴者從不自夸,低微者亦能自傲。
在我們陽新一中,有一群人,他們有英雄的夢想,也在努力奮斗中,卻終究沒有成為光芒四射的為人頂禮膜拜的主角。但他們不改初心,擇一事而終一生,在自己的崗位上做成了最好的自己。石川水老師就是陽新一中教師群體其中的一員。
石川水老師是一個溫和謙恭的人。2017年秋富川中學建立,石老師主動申請從一中到富川中學支教,任七年級語文老師兼班主任。這一年,我從陽新高中心不甘情不愿地也到富川中學支教。二個高中老師,一個來自重點高中一個來自普通高中的教師不期而遇。緣份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,因為緣份讓我有了與石川水相見、相識、相交的機會。每每從校園走過,不期而遇時,他總是遠遠的微微躬一躬身,笑意掛在臉龐,說某某老師好,這一刻予人以春風拂面之感。一個重點高中的老師,而且年紀也不輕,約是四十三、四歲的人了,如此的溫和謙恭,足見修養(yǎng)。育才先育人,育人先育德,育德先育心。做一個教育者,身正為范,學高為師。石川水老師以他一個不經(jīng)意的細微動作,完美詮釋了“從我做起,以身示范”的“師德”。
石川水老師是一個腹有詩書的人。看他的朋友圈,除了日常教書育人的點點滴滴記載與反思,就是美文分享與個人讀書筆記,幾無其他雜物。我一直以為,讀一個人,可以去看看他的朋友圈里的說說,朋友圈是一張個人名片,他所想展示與他展示出來的東西,就是他“讀過的書,走過的路?!庇浀迷陉栃乱恢械囊淮谓搪毠ご髸希|h委書記、校長明道樹在講到“文化一中”時提到了石川水老師,說他是個真讀書也讀了不少書的人。文化一中,學生有文味,教師有文氣,學校就有文化。用詩書浸潤出的氣質(zhì),是根植于血脈深入骨髓的高貴。做一個語文老師是最簡單的,做一個好語文老師也是最難的。簡單在,人云亦云,照本宣科;難在,有新意,有自己的見解。只有多讀書多思考有文學底蘊的師者才能成為一個好語文老師。顯然,石川水老師是一個好語文老師。
石川水老師是一個嚴謹敬業(yè)的人。宋代文學家陸游寫給兒子陸遹傳授寫詩的經(jīng)驗的《示子遹》“汝欲學詩,功夫在詩外?!被藐懛盼痰脑?,作為一個老師要上好課,功夫亦在課外。2023年2月14日,上午第二節(jié)課課間,我在陽新一中高一年級語文組辦公室見石老師在做一個“爭做文明學子,爭創(chuàng)文明校園”的班會課課件,到中午餐后他還在做。我不禁腹誹:“效率太低”。上完下午最后一節(jié),我到語文組辦公室放教材時,又看到了石川水老師,他在對照著班會課課件跟二位學生主持人講解并探討,課件怎么用,串聯(lián)詞怎么串,班會節(jié)奏怎么把控,怎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……等等。我停住腳步,站在他們的身后,認真看,傾耳聽。毋庸置疑,我知道,這肯定是一堂成功的班會課。本想晚上親身去感受去見證“肯付出,就定有收獲”的高光時刻,做一個為奔跑者鼓掌的稱職看客。因一個小插曲,錯過了親臨班會課現(xiàn)場,于是20:00,我打了個電話給石老師,問“效果如何”。他回“相當好,學生們準備充分,基本達到預定目標”?!胺彩骂A則立,不預則廢”。以此,可以想見,石川水老師的每一堂課定是去蕪存菁,有實效且高效的。
“小石子”是石川水老師的微信簽名,他姓石,要做一粒小石子,這粒小石子有著怎樣的情懷與追求呢,不假于物,只求于心,毀譽自由他人論說。做“一粒甘為人梯的‘小石子’”是筆者個人的解讀,至少在寫下這篇文字時,我是認真地解碼石川水老師這個大寫的“人”。
撰稿:曹祥才
編輯:黨政辦
審核:陳洪星
- 上一篇:陽新一中“尋訪身邊的好老師”系列展示——汪梅花老師[ 08-24 ]
- 下一篇:陽新一中“尋訪身邊的好老師”系列展示——曹祥才老師[ 09-12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