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新一中“尋訪身邊的好老師”系列展示——王義梅老師
編者按:微光聚愛,璀璨星河。為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,傳播教育正能量,致敬時光中的好老師,陽新一中推出“尋訪身邊的好老師”系列展示。本期推出是陽新一中歷史老師——王義梅老師。
潤物無聲育桃李? “梅”以暗香綻芳華
一襲長發(fā),裙衣飄飄;溫婉端莊,容光煥發(fā);誨人不倦,良師益友;春風化雨,潤物無聲。她是我們公認的“氣質(zhì)女神”,也是我們心目中親切和藹,如同“母親”般的好老師,她就是來自湖北陽新一中的歷史學科骨干教師——王義梅。
自2002年湖北師范大學歷史學本科畢業(yè)之后,她任教于陽新一中,至今已育人二十余載,始終用實際行動擔當作為教師的初心和使命。這些年來,她躬耕講臺,兢兢業(yè)業(yè),多次擔任文科重點班的歷史教學。也正是因為她的循循善誘,所帶班級多名學子被985,211,雙一流高校錄取,一本錄取率節(jié)節(jié)攀升,并在2019年獲得陽新縣教學特別貢獻獎。與此同時,她積極參與教學比賽,十分注重教學形式的創(chuàng)新和教學質(zhì)量的提高,曾多次在“同課異構(gòu)”等教學比武中斬獲名次,為新課改新高考的歷史教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。于無數(shù)學子而言,“老師”二字重若千鈞。優(yōu)秀的老師,不僅是傳道受業(yè)解惑的良師,更是廊清前途迷霧、照亮心靈成長的引路人。
匠心獨運? 諄諄教誨
不落俗套,別出心裁。進入高中后的第一堂歷史課,我就被王老師的課給深深吸引住了。不僅僅是因為她皓齒娥眉的外在氣質(zhì),更因為她獨特的歷史底蘊和人文素養(yǎng),她細致耐心的講解讓晦澀難懂的歷史史實變得生動有趣,讓埋在書本的歷史人物變得活靈活現(xiàn),讓嚴肅理性的歷史課堂變得活躍盎然。
高二疫情結(jié)束返校后,她在六科老師中首創(chuàng)先河,積極引領我們體驗和感悟新高考的學科模式,極大限度地發(fā)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,開展“人人都是小老師”等課堂活動,在不同小組之中選出學生代表進行新課講解,她則在課后進行總結(jié)和點評。我們從最開始的膽怯和抗拒,到后來的自信和熟練,甚至能夠制作精美的課件進行知識講解和課堂展示,這與她一次次的諄諄教誨和支持鼓勵息息相關。每當學生代表講解完之后,她都會發(fā)現(xiàn)每個人身上不同的閃光點,并給予溫暖的肯定與支持,同時在講解不到位的時候,她也在第一時間指正總結(jié),并給予方法指引和技巧指導。我們就這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,也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歷史史實,強化了對歷史問題的全面理解,讓我們學會了辯證的看待歷史。
讓人記憶猶新的還當屬每次講解題目時她都會讓我們各抒己見,給予我們主動思考和自由討論的時間,就像一場小型的歷史辯論賽。當同學們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思考時,她總是微笑示意,耐心傾聽,在同學們發(fā)表完想法之后才進行講解和評論。有次“辯論”時班里的一位同學和她口若懸河,辯論得“不可開交”,最后那位同學還是被她以史實支撐的優(yōu)勢給打敗。她匠心獨運的教學方式讓我們每個同學都積極發(fā)言,表達觀點,在一次次的知識和思想的火花碰撞中大大提高了我們作為歷史方向?qū)W生的文科素養(yǎng)。
春風沐浴? 慈愛如母
她不僅是我們的老師,更是我們每個學生的慈母,在我們遇到困難時她總能耐心陪伴,悉心呵護,第一時間幫助我們解決困難,給予我們重整旗鼓的勇氣,帶給我們揚帆遠航的信心。
在高三上學期一次月考中,我的歷史成績遭遇了極大的滑鐵盧,光選擇題部分就錯了八個之多,這讓原本就不夠自信的我身心遭受了重創(chuàng)。知道該情況的王老師第一時間把我叫去了辦公室,她拿出試卷幫我一道道的分析錯題和錯因,幫我梳理史實,總結(jié)經(jīng)驗,指引我從多個角度去分析歷史現(xiàn)象,尋找出題人的意圖。最令我感動的還是她如春風般對我微笑著,輕輕拍著我的肩跟我說“沒事的,這又不是高考,我知道你可以的”,雖然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微笑,一句話語,但這足夠讓我擺脫當時的困境,讓我找回自己,重拾信心,再次出發(fā)。
她不僅關注我們的學習情況,同時也十分關心我們的未來發(fā)展和生活狀況。在高考結(jié)束后,她積極給予我們填報專業(yè)的相關指導,幫助我們分析不同專業(yè)的就業(yè)前景,指引我們把握機遇,堅定選擇,給很多處于迷茫同學的指明了前行的方向。誠然,亦師也亦母,在她身上得以生動具體的詮釋。
潤物無聲 傳道授業(yè)
葉圣陶先生曾言“教師就是捧著一顆心來,不帶根草去的人”。每次課間,老師的周圍都圍滿了問問題的學生,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,無論是什么問題,她都悉心解答,甚至到了下節(jié)課上課的時間,我們?nèi)栽谥v臺上,這個時候,也只能下課之后去辦公室找她了。一來二去,老師休息的時間也沒有多少,但她從無怨言,也會說:“有問題才好呢,不然我都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懂?!倍部偸俏⑿χ鎸ξ覀儭S袝r候我們提出了新奇的觀點,她也會與我們盡情討論。其實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自我修煉的過程,沒有學習的歲月不是成長。知識也是在不斷地更新,對于老師來說,不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內(nèi)容,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,還要加強業(yè)務進修,跟蹤學科學術(shù)新動態(tài),了解新觀點,掌握新信息,老師也常常說“我們在共同進步”。
歷史是時代的見證,真理的火炬,記憶的生命,生活的老師和古人的使者。每一次傾聽歷史,總能體會良多。我們了解到時代的發(fā)展必須要改革,認識到改革需要創(chuàng)新,而這,也是為了文化的傳承。欲知大道,必先為史。知所從來,方明所去??辞貪h,知中國千年文明;觀隋唐,曉華夏百世輝煌。我們的老師也經(jīng)常與我們討論歷史,辯論歷史,分析歷史。她并不是一板一眼地直接告訴我們這是為什么,而是讓我們自己去了解,這樣才更加深刻。有時候老師出現(xiàn)了錯誤,也會承認并且及時改正。她說,沒有人不會犯錯。她給了我們探討歷史的勇氣和信心,我們可以提出質(zhì)疑,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見解和思考。正是如此,我們也才會愛上歷史,了解歷史。
如果說用一個詞來形容王老師,我想,“清雅”一詞最是合適,正如梅花一般,高尚之風,無私奉獻。潤物無聲育桃李,“梅”以“暗香”綻芳華。我們奔赴未來,您仍駐足原地,一個平凡的稱謂,一生不凡的使命,一朝沐杏雨,一生念師恩。沒有鮮花的舞臺,沒有掌聲的獨白,成長路上,有幸得您相伴一程。先生之風,山高水長。幽谷飛香不一般,詩滿人間,畫滿人間,英才濟濟笑開顏。
撰稿:2022屆畢業(yè)生 張琳 龐兼
編輯:黨政辦
審核:陳洪星
- 上一篇:陽新一中“尋訪身邊的好老師”系列展示——李玲玲老師[ 08-09 ]
- 下一篇:陽新一中“尋訪身邊的好老師”系列展示——趙碧云老師[ 08-11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