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難忘老師的教誨》程文|陽新一中建校110周年“喜迎華誕,共憶芳華,分享感悟,啟迪后來”征文選登(十六)
解放前,我在陽新中學(一中前身)讀了三年書,一九四九年畢業(yè)。二O一O年陽新一中百年校慶慶典,我有幸參加慶賀,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。
彈指一揮間,十年過去。陽新一中一百一十周年校慶來臨,怎能不讓我思潮澎湃、思緒翻飛?又怎能忘掉陽新中學學習園地境況呢?有的事記憶猶新,我學習教室是用木板釘成做教室墻壁,地下潮濕,三面不通風,空氣差。桌子不整齊,我讀二年級的教室全是老式樣長桌,一張坐二至四人,甚至坐五人。寢室更不必談,大寢室,睡五六十多人,地面高低不平,幾面有窗戶,東北風吹來吹去,冬天寒風吹進睡不暖,夏天蚊蟲釘人睡不安。窗戶大了,用蘆席一釘?shù)謸鹾L,黑暗難見日光,叫人受罪。操場本是師生鍛煉身體的場地,又是娛樂的地方。誰料一年四季雜草叢生,只有一副空籃球架安著,一片荒涼,牛羊遍地。與其說是操場,還不如說是牧場,絲毫沒有說錯,其時事實的確如此。
總之落后狀況,一言難盡。堂堂學府,為什么是這樣情況?因為舊社會是國民黨政府領(lǐng)導,統(tǒng)治階段腐敗無能,加之外患頻仍。
今天陽新一中為啥變化得這樣先進?校容壯觀,禮堂巍峨,校園幽雅,高樓大廈,人才迭出,成為東楚名校?,F(xiàn)在是新中國,是共產(chǎn)黨的領(lǐng)導,共產(chǎn)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(wù)的,干部是人民公仆,是為人民辦事情,是為人民謀幸福,學校是為人民辦的。所以越辦越好了,越辦越高級了,越辦越吸引人了,越辦名聲越大了。
最關(guān)心我們的還是老師,老師是直接教育我們的。傳道、授業(yè)、解惑,都靠老師。也有個別老師,只管教書,育人思想差。語文老師很有幾個飽學之士,如阮春翰、費庭奇、王筱珊、李涵等,教書育人,都很辛苦負責。我最景慕的是阮春翰老師,是清末秀才。他博學多才,德行動天地,教書育人,敬業(yè)感人。
記得我讀初二時,一天下晚自習后,教室燈還未滅熄,有位叫王國慶的同學喊我,說阮老師找我有事。我當時停步片刻,心想:我從未違犯學校校規(guī),叫我有啥事。接著隨國慶同學來到阮老師書房,向老師行個鞠躬禮。老師見我像平日一樣嚴肅。我有點不自然。老師第一句,叫我坐下,接著問我:你是哪個地方人,叫什么名字?我答:是大王地方人,叫程文,是初二一班學生。又問:你曾祖是程雪門先生吧!我說是叫程雪門。這時,阮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講,今晚找你,莫有別事,想和你談一些家常事,認識你一下。我曾經(jīng)從你曾祖讀過書,他老人家是大冶湖大王地方有名舉人。他老人家在湖北省兩湖書院讀書,深受張之洞(即張文襄公)賞識,張愛其才,幾次請他做官,他都謝絕了。我記得你曾祖做的一副挽聯(lián):白馬胡為者;青天奈若何。此聯(lián)當時驚動清朝翰林院。聽說上面還找過程雪門先生。因為此聯(lián)內(nèi)容深遠,容量大。阮老師念到這副挽聯(lián)給我聽的目的,我想不到外乎兩點:一是夸我曾祖聯(lián)寫得好;二是勉勵我要繼承曾祖遺志。
阮老師很興奮,繼續(xù)又談了諸葛亮《誡子書》里有句話說得有分量:“非學無以廣才,非志無以成學”。還說你要記住,立志讀書成長,出社會做個有用之人。老師一席話,教育意義多么深刻呀!感情多么深呀!愛護我督促我多么動人呀!難忘的教誨,永世記心中。
從此以后,我更加發(fā)憤求學了,學習成績有直線上升之勢,沒有辜負老師一片苦心教育。我獲得點點滴滴學習成績,都是老師教育的結(jié)果。
回憶此事,百感交集,萬事涌上心頭,乃執(zhí)筆撰詩一首,以作《難忘老師的教誨》。
師道深思萬古存,培桃育李總關(guān)情。位尊不改平民節(jié),年邁關(guān)懷學子心。筆走龍蛇明氣骨,書通文史滿經(jīng)綸。黌?? 宮圣地多才俊,教我攀高做善人。
此詩粗糙,僅表感謝,寄托哀師之情。
?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,雖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。我愿老師在九泉之下永遠安眠吧!祝愿老師老人家子孫昌茂,瓜瓞綿綿。
?
附程文老師詩詞四首:
?
賀陽新一中110周年校慶?
喜見黌宮教學樓、陽新學子夢中求。
師資雄厚萬民仰,設(shè)備完全眾口謳。
事業(yè)光榮傳道德,李桃斗艷競名流。
高瞻遠矚前程美,歲歲人才涌不休。
二
濟濟名師執(zhí)教鞭,前行砥礪志彌堅。
誨人不為名和利,培德當期善與虔。
情系萬民嚴教學,心懷祖國效忠賢。
自強奮進惜分秒,開拓求新敢領(lǐng)先。
?
鳳凰臺上憶吹簫·母校110周年校慶題
慶幕初開,笑容乍展,物情人意相同。爆竹似雷鳴,頓覺心融。引發(fā)豪情逸興,全場烈,眾樂無窮。恩情大,育人母校,未負初衷。???
龍鐘。自知已老,謝天賜遐齡,且駐豪容。盡發(fā)揮余熱,心地尚忠。放眼黌宮壯景,生機勃,萬紫千紅。欣親見,一中奮進,永仰雄風。
?
頌陽新一中教師
樹木樹人,身體力行無稍懈;
育才育德,朝乾夕惕不辭勞。
【作者簡介】程文,一九三一年生。陽新縣大王鎮(zhèn)下堰人。一生從事教育工作,歷任中學語文教師和教研組長。系中國楹聯(lián)學會,湖北詩詞學會會員。陽新《富川詩詞》編輯和副秘書長,陽新楹聯(lián)學會執(zhí)行主編,陽新對聯(lián)文化研究院副院長?!秹粲X文墨》和《長青吟》兩書編審,《悼念縣長黃殿臣》責任編輯。在“新中國六十年大閱兵全國題賀藝術(shù)大賽”中,詩聯(lián)榮獲二等獎。
- 上一篇:《歲月如歌,歸來仍是少年》王龍|陽新一中建校110周年征文選登(十五)[ 08-11 ]
- 下一篇:《當年君心本明月》汪余禮|陽新一中建校110周年征文選登(十七)[ 09-21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