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。在一輪復習備考進入收官階段,為豐富高三學習生活,調(diào)適高三師生身心,錘煉意志品質(zhì),積攢沖刺能量,2024年元旦上午8:00我校一千多名師生整裝向宋山出發(fā)。全體黨委、校委會成員全程參與活動,高一、高二支部助力高三,高三年級家委全程陪同。
在學校田徑運動場,校長方長風作了動員講話并授旗。方校長說遠足鍛煉的是吃苦精神,磨礪的是堅毅品質(zhì),檢測的是綜合素質(zhì),考驗的是協(xié)作意識。這些優(yōu)秀的品質(zhì)將是我們整個中學階段最寶貴的精神財富,對我們的一生都將產(chǎn)生積極的影響。本次遠足拉練活動意義重大,為做好本次遠足拉練活動,方校長強調(diào)了三點要求:
一是行動聽從指揮。一個優(yōu)秀的集體最大的保障就是一切行動聽指揮,任何同學時時都要注意不脫離自己的班集體,不擅自離開既定的路線與活動范圍,行進途中要注意安全,有特殊情況一定要向班主任報告。
二是樹立良好形象。全體師生都要自覺維護我校形象,不出現(xiàn)松松垮垮散漫的現(xiàn)象;同時希望同學們一路不產(chǎn)生垃圾,為環(huán)境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三是發(fā)揚互助精神。不拋棄、不放棄,堅決不扔下班級的任何一名同學,我們要憑借自己的力量圓滿地完成本次有意義的活動。
天寒地凍晴方好,激情放歌赴宋山。在行進過程中,各班同學都以小組為單位,同步調(diào),共進退,秩序井然,面貌一新。在班主任的全程陪伴下,以及家委和全校老師的助力下,同學們互幫互助,攜手前行,有困難一起抗,有荊棘一起闖。同學們都放下了學習的壓力,切身感受大自然的美景,體味家鄉(xiāng)的風土人情,一路高歌,一路歡聲笑語。
中午11:40分左右,最后一個班級一個不落地登上宋山至高點。在宋山電視信號轉播站“聽風廳”前廣場,黨委書記明道樹作了鼓勁講話。明書記說在這個辭舊迎新的喜慶日子里,我校一千多名師生以遠足攀登的形式迎接新年,用堅實的雙腳丈量陽新大地,用放飛的心情體驗陽新山水,用團隊激勵的方式迎接嶄新未來,積攢繼續(xù)攀登人生新目標的強大力量,非常有意義。
?“律轉鴻鈞,新元肇啟”。在這個特別的時刻,在高三學子高考備戰(zhàn)的關鍵時刻,明書記與同學們分享了彌足珍貴的五句話:
第一,“丈夫志四海,萬里猶比鄰”,我們要有目標。同學們正處在青春的花季,正處在人生旅程的關鍵節(jié)點。希望同學們也能樹立一個鞭策自己進步的目標,就當下而言,就是確定一個理想大學,將其作為目標,再朝著這個目標拼搏,努力,進取,堅信“功夫不負有心人”,堅信“彩虹定在風雨后”。
第二,“宜未雨而綢繆,毋臨渴而掘井”,我們要有準備。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。在學習的征途上,我們要有備無患,把握每一個知識的瑰寶,讓智慧的泉水源源不斷地涌流。對于即將到來的高考,同學們要扎實做好每一個步驟,認真上好每一節(jié)課,專注做好每一道題。時時努力、步步為營、刻刻苦練,就一定可以成功登上頂峰。
第三,“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,我們要善于發(fā)現(xiàn)。高三生活緊張而忙碌,看似平淡無奇甚至枯燥單調(diào),但是,如果我們用心去發(fā)現(xiàn),就會有不一樣的體驗。就好比我們這次遠足活動,開始前更多感到的是壓力和困難,而邊走邊看,邊走邊記錄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許多生活之美、友誼之美,希望同學們都能擁有一雙發(fā)現(xiàn)美的眼睛。
第四,“書到用時方恨少,事非經(jīng)過不知難”,我們要注重過程。知識的海洋深邃無垠,我們永遠無法預測何時會需要某一部分知識。因此,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學習的熱情,讓知識的燈塔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。注重過程意味著我們要有耐心和毅力去面對困難和挑戰(zhàn)。注重過程也意味著我們要享受追求目標的過程,希望同學們扎實向前,穩(wěn)步推進,美夢成真。
第五,“單絲不成線,獨木不成林”,我們要合作共贏。在浩渺的時空長河中,我們?nèi)缤蝗~扁舟,需眾人之力,方能揚帆遠航,唯有攜手同行,我們才能共創(chuàng)輝煌。在合作的過程中,我們需要學會傾聽和尊重他人的觀點,分享彼此的經(jīng)驗和學法。同時,我們還要有一顆感恩的心,感激每一個與我們并肩作戰(zhàn)的伙伴,感激每一次的合作學習的機會。
明書記還與同學們普及了陽新的悠久歷史文化,提到了最有名氣的“興國州古八景”。并告誡同學們?nèi)松娘L景在于不斷行走的路上,成功的喜悅在于不斷完成新的跨越。通過對陽新歷史文化的了解,極大地增強了同學們對家鄉(xiāng)的喜愛和自豪之情。
高一年級支部助力高三
高二年級支部助力高三
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”。此次遠足攀登活動形式新穎、意義重大,磨礪了意志,激勵了斗志,積攢了能量,增強了友誼。距離高考不到160天,同學們定能放下包袱,抖擻精神,努力拼搏,共贏未來。
圖文:程祥|柯有劍
來源:2024屆高三年級
審核:陳洪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