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微光聚愛,璀璨星河。為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,傳播教育正能量,致敬時光中的好老師,陽新一中推出“尋訪身邊的好老師”系列展示。本期推出是陽新一中語文教師——明卉老師。
明燈照亮求學路,潛心育人潤花卉
她是陽新一中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,2003年本科畢業(yè)后,回到母校陽新一中任教,至今工作已二十載。
她,一位典型的高中語文老師,以三尺講臺,以字字句句,為學生攬見星辰大海;她,一位新時代思想傳播者,懷揣一盞燈,以一燈傳諸燈,終至萬燈皆明;她,一位先進教學方式的踐行者,獨特的個人魅力、新穎的教學方式,打破了關(guān)于老師的刻板印象,教會了孩子們遠比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東西;她,就是我們的語文老師----明卉老師。
教法新穎,啟明開智。進入高中前,我一直以為學習語文就是會做幾篇閱讀,會寫一些自己也看不懂的大道理,直到高中遇見了明老師,我才真正意識到語文學科的含義,以及語文對于生活上的意義。還記得有一次要求寫一篇關(guān)于幸福的文章,我用滿了技巧,自信滿滿一定會得到不錯的成績,可事實卻并非如此,課后我被老師叫到了辦公室,她溫柔地讓我坐到她身側(cè),沒有說一句話,卻讓我忐忑不安的內(nèi)心歸于平靜。老師喜歡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,眼神里不帶審視,只有專注,她問我什么是幸福,我回答說考取好的成績、獲得別人的肯定是幸福。
老師頷首表示肯定后,拿出一張白紙,往上面扎了一個洞,問我看見了什么,我回答一個洞,老師卻說道:“這確實有一個洞,但這更是一張白紙,我們常常因為關(guān)注顯性的部分特征,而忽略主體特征?!彼眠@一舉動想要告訴我,我們往往只會著眼于特殊事物,而忘記了事物的本質(zhì),就像生活,有些時候我們會過于追求所謂的幸福,卻忘記了活在當下,取得成功是幸福,健康成長是幸福,日常生活瑣碎也是一種幸福。我恍然大悟,作文也好,語文也罷,都不應只片面追求語言上的辭藻華麗,我慢慢開始觀察生活細節(jié),將生活融入作文,在生活中體會語文,通過作文展現(xiàn)生活。
“教師之為教,不在全盤授予,而在相機誘導”,明老師常常告訴我們,為學語文,學在課堂,學亦在課堂之外,她告訴我們家事、國事、天下事,事事當屬語文之范疇。明老師不僅經(jīng)常為我們舉一些古今中外生動形象的典故事例,以便我們理解、加深印象,她還非常重視我們與校外世界的接軌,注重我們均衡全面發(fā)展。課堂前的五分鐘,她會利用不同的方式,幫助我們看世界,習成長之道。在她的教導下,我們學會在書山題海中抬起頭來,學會遠望,學會傾聽。
我們看到了,“清澈的愛,只為祖國”的陳祥榕;扎根航天事業(yè),擔起國之夢想的科技人員;來自鄉(xiāng)村,回歸鄉(xiāng)村建設的徐本禹、黃文秀;巾幗不讓須眉,明明可以靠顏值出道,卻從戎空軍的新一代女生徐楓燦;寒門學子龐眾望、黃國平熾熱夢想,走出美好未來;熱愛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,致力于讓生活更美好的何同學;畫筆繪就最美鄉(xiāng)村的河南新鄉(xiāng)小伙……
他們或平凡、或熱烈的人生,讓我們懂得,有情懷,才能有胸懷,望世界,才能遇見最好的自己。通過所學,結(jié)合創(chuàng)新,努力改變自己,改變生活;看到了陽光照不到的角落,社會的黑與白、善與惡,不斷成長進步,做最好的自己?!半S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”,一段時間的積累,既豐富我們的作文內(nèi)容,拓寬我們的視野、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,更讓我們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。
“半師半友半知己,半慕半尊半傾心”,明老師在我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,不僅在于她獨特的教學方式,以及豐富的教學能力,還在于她獨特的個人魅力。
相較于其他的學科,我的語文成績比較突出。明老師在肯定我的同時,總是告訴我突破劣勢科目,注重均衡發(fā)展,未來會更寬大。看著她笑瞇瞇的眼睛,我暗下決心,要補齊劣勢科目,一段時間的努力后,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。當我欣喜地將聯(lián)考成績匯報給明老師的時候,她的眼睛亮了,她說要給我展示廚技,問我想吃什么,我笑笑,說好久沒吃家里的餃子了。第二天快上晚自習的時候,明老師把我叫到了辦公室,煎好的一大盤金色餃子,兩杯溫暖可心的奶茶,我鼻頭有點發(fā)酸,明老師笑著拍著告訴我,她花一下午做好的,該要笑著吃。于是,我們師生倆拿著筷子,喝著奶茶,大快朵頤的邊吃邊聊,記得那日窗外的晚霞也格外美麗。
我們班是一個普通班,明老師除了我們班,還另外教一個重點班,哪怕精力有限、教學任務重,她都平等對待,用心付出,她會主動在早自習、晚自習、課下時間,一對一為我們指點作文、學習方法。她會因為我們班考得好而開心,她一點一點細數(shù)同學們的進步,每道題的得失,得意滿足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,;也會因我們考得不理想,而主動分析我們的成績,細化到每個細節(jié),發(fā)掘我們的優(yōu)勢,以鼓勵我們彌補短板,細膩而用心。
進入大學后,我也時常會想起高中第一次上明老師的課,未見其人,先聞其聲,老師一身白色衣裙,誦讀《雨巷》的場景;時常會想起老師講課時,散發(fā)的自信從容、書香氣息;時常會想起節(jié)日時,老師化身為我們的好友,與我們一起嬉鬧歡樂;時常會想起明老師說過的話,她認為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,還是我們進入社會前的參照物,她會竭盡全力為同學們上好每一堂課,也會努力過好自己的人生,培養(yǎng)興趣愛好、熱愛生活、熱愛自己?!坝钪嫔胶訝€漫,人間點滴溫暖都值得我前行”是我從她身上學到的重要道理。
人生天地間,忽如遠行客。在悠悠歲月中,我們會遇見很多人,但能幫助我們加深對事物的認知,走出狹隘自我的貴人卻很少。父母賦予了我們觀察世界的眼睛,而明老師豐富了我世界的維度,何其有幸遇見明老師,何其有幸共沐一場杏雨。
山花爛漫,她在微笑守望。時間帶我們走進校園,又將那些如歌歲月匆匆?guī)ё?。明燈照亮求學路,潛心育人潤花卉,往昔的那些花骨朵兒開得燦爛無比,照料的園丁依然原地守候。
撰稿:2022屆畢業(yè)生 鄭慧子
編輯:黨政辦
審核:陳洪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