蝙蝠獨白
高三(29)班 黃振宇
指導老師 江曉慧
蝙蝠,服翼也。從蟲,畐聲。――《說文》
我,是一只蝙蝠。世界上唯一的翼手目哺乳動物。相貌,按大家的審美來說,奇丑無比。我,是一只益蟲,一年四季以昆蟲為食。
我是自然界最奇特的生物之一,獨特的聲波探路,給人類以啟發(fā),為人類發(fā)展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可是,因我的名字與“蝠”同音,有人異想天開,認為吃我就是吃“?!?。福進肚子里了,還能跑嗎?
我,屬于野生動物。食用野生動物,亙古有之。古時人,“七十不得食肉”。以至孟子在《梁惠王》里說:“五畝之宅,樹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。雞豚狗彘之畜,無失其時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。”
?古人難食肉,獵食野生動物無可厚非?,F(xiàn)代人類,已經(jīng)馴化許多動物,食肉已如喝水一般簡單。許多人口袋里有了錢,腦袋卻還是空空的。他們異想天開,開始決心嘗遍天下鮮。他們聽說穿山甲能壯陽,于是開始吃穿山甲。他們聽說青蛙肉香,于是開始吃青蛙……
你有錢,我有膽子。你敢吃,我就敢賣。果子貍、穿山甲、野雉、野豬……無數(shù)山野里的朋友被放倒。然后剝皮,趁新鮮端上桌。
前幾年,我聽說海洋里的鯊魚瀕臨滅絕。只是因為你們覺得魚翅能體現(xiàn)一個人的品味。再前些時間,聽說有人開始吃鱷魚……
你們胃口真大,什么都吃得下。
在我被煲湯的前一天,我還在山林里捕蟲。那是一個晚上,月色如何,我不知道。
當那張網(wǎng)出現(xiàn)在我面前時,已經(jīng)來不及了。我,落入了他們的網(wǎng)中。我不知道,瘦骨嶙峋的我,為什么會成為他們的目標。我只知道,這次我在劫難逃。即使是天敵的爪子,也比這張網(wǎng)溫柔可愛得多。
在迷迷糊糊中,我聽到了一個聲音。
“孩子,不用害怕。我選擇了你,你將完成這個使命?!?/span>
“什么使命?”我意識到,長輩們口口相傳的至高意志,是真的存在的。
“他們貪得無厭。太多的孩子死在他們手。我現(xiàn)在要給他們懲罰?!?/span>
“你是 ,你是大家的母親!可是你的聲音聽起來為何如此虛弱?”
“那些污染,已經(jīng)快要了我的命。你們都是我的孩子,人類其實是你的弟弟。我當初太過溺愛他,給了他太多。可是我沒有想到,他們會犯下如此弒兄的大惡。我對他百般容忍,現(xiàn)在我決定懲罰他們?!?/span>
“我明白了,可是我的使命是什么?”
“我在你的身上放了一些小禮物,快點帶著這個禮物,去見你親愛的弟弟吧?!?/span>
……
現(xiàn)在,我已經(jīng)完成了使命?;骰觎`,陪伴在母親身邊。我有時候也會不解,為什么惡人犯的惡,要好人一起承受。直到母親告訴我:
如果一個城市發(fā)生了一百起惡性案件,那么我回到以前,讓這一百起案件的罪犯消失。那么這個城市就沒有罪惡了嗎?人類的罪惡,從來就不是部分罪犯造成的,這些犯罪的人,只是整個社會罪惡的承受體。
之所以會有人冒犯自然,本身就是社會沒有敬畏自然罷了。
指導教師點評:
本文構(gòu)思奇特,以“蝙蝠”為視角,揭露了人類的貪得無厭、對動物極盡戕害的丑惡嘴臉。地球母親的羸弱,小蝙蝠的不幸遭遇,更是飽含了作者對人類因自私貪婪而“自食惡果”的行為的批判。難能可貴的是,作者深刻認識到,犯罪之人的背后折射出的其實就是對萬物沒有敬畏之心的“社會”。正因如此,“敬畏大自然”的主題進一步升華,令讀者深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