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 名 |
論文題目 |
發(fā)表雜志 |
發(fā)表日期 |
石川水 |
汝果欲學文 功夫在課外—與高一新生談?wù)Z文學習 |
《語文教學與研究》 |
2005年3月 |
石章權(quán) |
學好高中數(shù)學的幾點建議 |
《中學生數(shù)理化》 |
2005年6月 |
朱建華 |
和高一同學談物理學習方法 |
《物理教學》 |
2005年8月 |
馬建化 |
清風明月自在杯—《赤壁賦》備課的思與想 |
《教學大參考》 |
2006年4月 |
曹 燕 |
曹禺戲劇的民族性 |
《文學教育》 |
2006年12月 |
尹傳仁 |
關(guān)系代詞的省略及其應用 |
《英語周刑》 |
2007年5月 |
王義付 |
關(guān)于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|
《名校》 |
2005年6月 |
趙煥利 |
談高中英語常用詞語的特殊含義(一)(二)(三) |
《考試與評價—高中英語教師版》 |
08年2、3、4期 |
向瑞生 |
取像于錢,外圓內(nèi)方 |
《語文教學與研究》 |
2008年4月 |
馬建華 |
魯迅:執(zhí)拗的尋夢者 |
《中學語文》 |
2008年第3期 |
趙立中 |
中小學教師職業(yè)倦怠問題切探 |
《語文教學與研究》 |
2007年5月 |
明道樹 |
給“求異創(chuàng)新”的高考寫作潑一點冷水 |
《語文教學與研究》 |
2005年12月 |
陳緒義 |
對閱讀教學中立人的思考 |
《中學語文教學參考》 |
2005年11月 |
胡江城 |
淺談提高作文指導課的實效性 |
《中學語文教學參考》 |
2008年11月 |
陳洪云 |
解析幾何中一類參數(shù)范圍問題 |
《教學研究》 |
2006年9月 |
陳緒穎 |
怎樣寫好高考作文 |
《教學研究》 |
2005年7月 |
黃艷梅 |
怎么使寫作更精彩 |
《英語周報》 |
2007年12月 |
柯亞平 |
通過實驗啟發(fā)學生輕松建立物理概念 |
《中學物理教學參考》 |
2007年12月 |
李相元 |
材料論述題訓練中的能力培養(yǎng) |
《教學研究》 |
2006提1月 |
劉 濤 |
平均速度公式:V中=V(平均)的應用 |
《教學研究》 |
2007年3月 |
劉會琢 |
牛頓第二定律中的“四同”與“一相對” |
《教學研究》 |
2006提4月 |
柳柄軍 |
如何幫助學生度過單位換算關(guān) |
《中學物理》 |
2007年7月 |
盧孝淼 |
怎樣根據(jù)文章內(nèi)容進行推斷和想像 |
《教師報》 |
2005年7月 |
盧忠曲 |
教會學生思維指導學習方法 |
《生物教學藝術(shù)探索》 |
2006年9月 |
齊大詠 |
《長江三峽》與《茶花賦》的語言對比談 |
《教學研究》 |
2006年8月 |
項瑞清 |
過氧化鈉與水反應使棉花燃燒 |
《中學化學教學參考》 |
2005年5月 |
肖緒曙 |
新教材教學中的提問藝術(shù) |
《英語周刑》 |
2005年8月 |
邢麗芳 |
談高考書面表達應用詞匯的準確性 |
《教師論壇》 |
2006年9月 |
余 軍 |
淺談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 |
《中學教學》 |
2007年3月 |
趙少華 |
化學學習方式的轉(zhuǎn)變及科學素養(yǎng)的養(yǎng)成 |
《教學參考》 |
2006年9月 |
鄭宏圖 |
“矛盾的對立與統(tǒng)一”教案 |
《教學參考》 |
2005年3月 |
鄒 峰 |
怎樣學好政治課 |
《教學參考》 |
2006年2月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