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某區(qū)近期針對3000多名中學生心理狀況的抽樣調查顯示,目前家庭教育和親子關系讓人擔憂,只有不到5%的孩子表示喜歡自己的父母,近七成中學生表示“反感父母”或“極度反感父母”。這份調查報告是在對該區(qū)30余所中學的教師和學生測查后得出的。
(12月14日北京晨報)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凄涼的調查結果,家長給予了孩子最多最大的愛,但是孩子給予家長的卻是強烈的反感,這種極大的反差,讓人擔心,讓人反思,到底是誰讓中學生產生對家長產生如此大的反感呢?
首先是畸形的教育內容。一名學生家長胡先生說,目前社會對于考試成績的過分關注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壓力;多數父母迫于考學的壓力,會不斷向孩子嘮叨考試成績、各種排名。孩子本來在學校的學習壓力就比較大,回家后還要面臨另外一種壓力,他們常常顯得不耐煩,“說急了,手一甩,哐啷一聲把房門就撞上了。” 胡先生說得很有道理,這是我們教育內容的畸形造成的,一切都是為了冰冷的考試,一切都是為了枯燥的分數,人的情感已經被壓抑到了人性的角落,畸形的內容必然產生這種奇怪的現象,我們的教育工作者真的該猛然覺醒了,再也不要為了一時的榮光而耽誤一個孩子一個家庭的幸福了。
其次是偏激的文化環(huán)境。雖然教育是一個主要原因,但我認為現在偏激的文化環(huán)境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,尤其是網絡文化、閱讀文化的失控,一些利益熏心文化垃圾制造者把學生的獵奇、尋求刺激心理當作買點,客觀上激發(fā)了學生太多的自私、冷漠、狹隘,我們的文化管理者應該為此感到羞恥,你們的失職,造就了孩子的情感危機。
第三是迷茫的家教氛圍。社會用人機制的不規(guī)范,應試教育的大氛圍,生存的危機已經把家長埋入了迷惘中,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?他們無奈又無助。到底如何引導孩子?他們無法又無援。而我們的社會家庭教育的科學指導又沒有及時跟上,于是在社會變革時期,傳統家庭教育觀念破裂,新的觀念沒有樹立,家長在迷茫中無所適從,直接導致孩子心靈成長的偏差,這已經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了。
七成中學生反感家長是一個可怕的現象,其可怕小則表現在家庭和諧的危機,大則表現在社會和諧的危機,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。
[打印文章]
- 上一篇:老外看中國:中國兒童為何做不了純粹的孩子[ 01-20 ]
- 下一篇:一個好的父母能造就一個孩子的好前程[ 01-25 ]